2023-07-10 19:51:33 来源:大河报·豫视频
红旗渠,位于河南安阳市林州市,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(今林州市)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,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,被人称之为“人工天河”。如今,红旗渠孕育出来的“自力更生,艰苦创业,团结协作,无私奉献”的精神,正如奔流在太行山间不息的渠水一般滋养着老百姓的心田……
醉美黄华
(资料图片)
黄华镇地处林州市城区西部,红旗渠一干渠穿镇而过,黄华镇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,务实重干、砥砺奋进,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全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。
2022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35亿元,财政收入1.95亿元,人均可支配收入2.7万元。先后荣获“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”“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”“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”“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”“安阳市五好乡镇党委”等荣誉。所辖庙荒村生态旅游扶贫案例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案例,被确定为首批全国脱贫攻坚考察点,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、河南最美乡村等荣誉。魏家庄村获得“国家级森林乡村”等荣誉。
板栗园
“我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林州人,从小在听老一辈修建红旗故事中长大,也立志传承弘扬好艰苦创业、自力更生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,为家乡发展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。”黄华镇桑园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莫海涛告诉记者。
据介绍,桑园村不仅有红旗渠一干渠穿村而过,也曾是林南战役指挥部所在地,是一个有着红色基因的山村。
红心向党
这几年来,全村党员群众一道,以创建“五星”支部为抓手,强支部、惠民生、抓产业,通过共同努力,桑园村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“老一辈人修红旗渠时,宁愿苦干、不愿苦熬,正是这种精神激励了我们。”莫海涛说,两年来,面对村里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差的问题,通过多方筹集,团结群众,共拆除四个主街道两旁106座车库,设置停车位120个,硬化背街小巷25000平米、铺设污水管网10000米,安装路沿石1500米,铺沥青油路8000平米,栽种绿植1000余棵,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有了明显的改善,百姓的幸福感有了明显提升。
莫海涛(右一)与群众讲政策
一切为了人民,一切依靠人民,修建红旗渠时,就是党员干部搬石头,人民群众搬山头。在清洁家园过程中,莫海涛也坚持这个优良传统先带领党员干部义务劳动,后带领群众代表加入,到现在的全民参与,共组织义务活动130余次,人数达4000余人次,通过每年开展的最美庭院、最美志愿者、最美婆媳的“弘扬最美、桑园最美”评选活动,群众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明显提高,形成了“村庄是我家,维护靠大家”的集体价值观。
产业兴旺给村民增收
桑园村长久以来,集体经济薄弱,欠账较多,产业始终搞不起来,针对这一现象,莫海涛带领两委班子到多地考察,认真分析,给村贤达人士讲家乡情怀,鼓励他们返乡创业。依靠渠东路中华古板栗的优势,打造了5处共计10000平米的游乐项目,建设了可容纳30多商户的桑园美食广场,商户经营总收入突破800万元,实现就业80余人,村集体收入有原来的5万多元到现在的50多万元,实现了村集体和百姓致富的双赢局面。
关键词: